證券時報記者 孫憲超
上周,以金浦鈦業為代表的鈦白粉概念股表現搶眼,金浦鈦業上周漲幅達19.61%,安納達(19.570, 0.00, 0.00%)最大周漲幅為15.83%,佰利聯(16.020, 0.00, 0.00%)、中核鈦白的最高周漲幅也在10%左右。鈦白粉指數周漲幅8.38%,同期滬深大盤指數分別下跌1.08%和0.45%,鈦白粉行業板塊的整體表現完勝大盤。
不過,上周活躍后,本周一鈦白粉概念股在3月6日開盤后即走弱。截至昨日收盤,佰利聯僅上漲0.56%,安納達下跌1.06%、中核鈦白下跌1.58%、金浦鈦業則下跌3.09%,這與普漲的大盤相比,呈逆勢調整走勢。
“從上周已經公布的安納達、金浦鈦業等股票的龍虎榜數據來看,參與鈦白粉概念股的資金主要是以游資為主。”一位券商分析師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上周連續推高鈦白粉概念股之后,游資在上周五即開始選擇逐步落袋為安,這應該是鈦白粉概念股3月6日出現短線熄火的一個重要原因。
上述分析師認為,在相關公司發布2016年年報和業績快報后,A股鈦白粉概念股已屬于白馬股。鈦白粉的價格會否繼續上漲,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概念股未來一段時間的走向。
佰利聯2016年業績快報顯示,公司在2016年實現凈利潤4.84億元,同比增長334.66%;安納達2016年實現凈利潤4251.11萬元,成功實現扭虧;中核鈦白2016年實現凈利潤8357.10萬元,同比上升166.13%。
金浦鈦業的情況略顯特殊,公司去年實現凈利潤1.2億元,同比減少7.91%,主要緣于投資理財收益同比下降所致。不過,該公司扣非后凈利潤為4193.34萬元,同比增長456.37%。
券商研報或許可以作為投資鈦白粉概念股的一個重要參考。國金證券(13.280, 0.00, 0.00%)認為,受攀枝花環保事件影響,金江片區鈦礦廠家仍在停產,短期復產較難,受影響產量為6.8萬噸/月,占全國月均產量20.5%。同時攀鋼等龍頭企業大量購買當地鈦礦,導致礦企及貿易商庫存趨緊,預計后期價格還將再次上行。在大周期背景下,環保管控的趨嚴將成為未來幾年行業發展的主線。
東北證券(12.400, 0.00, 0.00%)也表示,基于供應收縮、原材料漲價、美元走強、國際巨頭上調鈦白粉價格等原因,疊加短期內的補庫存行情利好,鈦白粉價格將維持上行,樂觀預計2017年鈦白粉價格有望達到22000元/噸(參照當前進口平均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