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臺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營造良好市場環境促進有色金屬工業調結構促轉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明確嚴控金屬工業的新增產能,加快退出過剩產能。《意見》指出:依法依規退出和處置過剩產能。全面調查掌握有色金屬重點品種的環保、能耗、質量、安全、技術等情況。完善主要污染物在線監控體系,加強公平公正執法,對不符合法律法規、產業政策和相關標準的企業,要立即限期整改;未達到整改要求的,要依法依規關停退出。
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曾在媒體座談會中講到:“過去環保執法過松過軟,環保不守法是常態,而今后要把這個常態翻過來,讓守法要成為常態?!?
國家環保部環規院環境政策部李曉亮博士在“2016全國鈦白粉行業年會”上針對我國鈦白粉行業相關環境經濟政策以及鈦白粉行業標準及政策進行了深刻解讀。李曉亮博士的解讀中提到了幾個關鍵點:一是排污許可證制度,二是信息公開,三是行業自律。而其中排污許可證制度是其強調的重點。面對國家對節能減排要求和環保要求的愈加嚴格的情況下,鈦白粉企業亟須解決的是在環保方面的高度重視和污染物排放的自律及執行問題。
環保部對企業的污染物排放標準將越來越嚴格,這是大勢所趨。而對于鈦白粉企業的發展來說,節能環保是絕不可忽視的問題,也是新時期企業必須跨越的一個門檻、必須執行的一項標準;下定決心的重視環保問題是唯一的出路,而要想做到達標排放,還要突破治理技術問題,創新治理模式,做環保領跑者,走環保型、經濟循環型的企業之路。
去年7月,財政部、國家發改委等四部門聯合印發了《環保“領跑者”制度實施方案》,這標志著環?!邦I跑者”制度在我國開始起步。這個制度實施后,將會發布行業內的環保領跑者名單,樹立環保節能標桿,并通過“底線制約”和“先進帶動”并重的模式,來激勵和約束企業。在這種模式下,除了政策的引領外,還需要行業和企業的自律,來配合標準的實施以及信息公開。
在《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營造良好市場環境促進有色金屬工業調結構促轉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出臺昭示下,環保是鈦白粉企業發展不可逾越的紅線,十三五期間鈦白粉行業“三去一降一補”戰略方針促使下,嚴控新增、加快退出那些環保、能耗、質量、安全、技術等不達標的企業更待何時。國家政策已經明確規定了“對不符合法律法規、產業政策和相關標準的企業,限期整改未達到整改要求的,要依法依規關停退出”。
中國鈦白粉行業協會“十三五”期間對鈦白粉企業主要以新《環保法》、《鈦白粉單品耗能標準》、《無機顏料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等國家頒布的政策法規執行力度加以考核監督,強化實施國家及行業各項規章制度,協助企業在十三五期間整改完成各項指標達標,在行業自檢自查的基礎上,在國家環保部有關部門指導下,對國家環保政策的執行情況監督實施,確保行業健康持續發展。
面對越來越嚴格的環保政策,鈦白粉企業不能再有僥幸心理去挑戰環保底線,腳踏實地做好環保投入,摩礪以需、實實在在才是企業健康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